深圳龙岗警方
捣毁一“上头电子烟”吸贩网络 抓获21名嫌疑人 其中7人涉嫌贩毒罪被追刑责 14人因吸食毒品被行政处罚 面对审讯 ...... 实录 |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小王:“抽了之后,会有上头感,轻飘飘的。” 小文:“感觉全身发软,然后迷迷糊糊想睡觉。” 明仔:“像喝醉一样,有一次直接瘫倒在地了。” 丽丽:“头重脚轻,感官立刻放大,之后会呕吐。” 叶子:“会有幻觉,有两个自己在对话,睡了18个小时。” "上头烟“不止”上头“
“上头电子烟”外表与普通电子烟相似,但烟油里却添加了合成大麻素。 
(▲现场缴获的“上头电子烟”) 吸食后导致所谓的“上头”,轻则头晕呕吐、精神恍惚,重则休克、窒息,甚至猝死。比传统毒品大麻更易成瘾,危害也更大! 今年7月1日起,我国正式整类列管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这意味着所有品种的合成大麻素类物质,都属于我国法律意义上的毒品。 涉毒者多为95后00后 今年9月,龙岗警方根据线索,在广州、深圳多地同时收网,缴获一批含合成大麻素的电子烟,并将涉毒人员一网打尽。 
(▲抓捕现场)
被抓获的21名嫌疑人大部分是95后,甚至00后的年轻人。 
(▲现场缴获的烟弹和烟油) 明仔:“这种电子烟分烟杆和烟弹,含有合成大麻素的烟油就在烟弹内。如果量大的话,一天就能吸食完一根。” 
据嫌疑人交代, 从“上家”拿货后通过网络贩卖给吸食者, 甚至发展下线,层层加价卖出。 原本只卖几十元的普通烟油, 掺了“料”就能翻好几倍甚至十几倍, 售价高达三五百,乃至上千元。 
阿亮:“每次买价格都不一样,300元、700元、1100元不等,卖的人说多少钱就多少钱。” 嫌疑人中, 有人吸食上瘾,只能以贩养吸; 有人为牟高利,拖亲戚朋友下水; 更有甚者就在朋友圈中熟练买卖。 新型毒品披着电子烟的外衣, 以合法上头、安全飞行、不会上瘾等“黑话”, 诱惑95、00后迈出涉毒第一步。 新型毒品多出现在夜场酒吧
比起传统香烟, “新潮”的电子烟,更受年轻人追捧。 “上头电子烟”趁机鱼目混珠, 酒吧、KTV成为吸食和贩卖的主要场所。 个别员工利用工作之便哄骗兜售, 经常混迹夜场的无知年轻人顺势入坑。 小李:“我觉得很酷,酒吧内这种烟一般130元到220元都会有人买的。” 明仔:“我是做DJ的,吸食完更放得开,更好带动气氛。” 有人因对毒品认知不足, 为追求时尚被诓入圈套; 也有人因为吸食成瘾, 明知违法仍铤而走险。 7月起全面封杀
除了电子烟之外, “小树枝”“娜塔莎”“头发”等, 也都是合成大麻素类新型毒品的伪装。 由于名字和形态变化多端,隐蔽性极强, 使得很多人难以意识到它们其实是毒品。 



2021年5月11日,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决定正式整类列管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并新增列管氟胺酮等18种新精神活性物质。 公告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自此,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对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实行整类列管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