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7日晚7时,许周某驾车带着妻子阎某驾车回北京过年、但在行驶过程中汽车突然撞向了防护墙一声巨响、过后周某重伤昏迷、后排座位上的妻子阎某当场死亡,这看似是一场交通意外但警方深入调查后发现,这其实是一起精心策划的杀妻骗保案件! 尸检发现两种特殊药物
事故当日,有路人发现了这起交通事故现场,并报警。随后,受伤的周某被送往医院抢救。被送往医院抢救的周某被诊断为双腿多处粉碎性骨折,双侧踝关节骨折,颈椎错位并颈髓损伤,肠破裂,且因失血过多处于昏迷之中,生死未卜。 
法医对妻子阎某进行尸检,发现其颅骨多处骨折,右侧的肋骨几乎全部折断、气管和脾脏多处破裂。但法医同时发现了疑点:如此严重的撞击下,死者的双臂却没有任何骨损伤?这与正常人发生紧急状况下,双手下意识地去保护自己的情况相悖。与此同时,法医还在阎某的胃容物中检测出了两种精神类药物成分。其中一种药物成分为国家严格管控的抗精神病药,具有强力的催眠、镇静效果;另一种药物成分为治疗癫痫病药物,两者不可以同时服用。警方向死者阎某家属了解到,阎某虽然儿时曾有癫痫病史,但成年后从未见其发作,也未服用治疗癫痫病药物。这两种药物特殊的药物同时出现在死者的体内,锦州警方感到这个案件要比想象中复杂很多。 丈夫似乎对撞击早有准备
锦州交警经过现场事故勘查发现,事故发生的地点为转盘处,正常车辆行驶至此必然要减速,然而现场勘查未发现有任何刹车减速的迹象。根据撞击痕迹,事故车辆发生撞击时,速度大约在80km/h以上。而肇事车辆为丰田汉兰达吉普车,该车车身大,动力不足,“正常行驶的话,不会达到这么快的速度。”当地交警技术人员分析,如果这辆车在撞击时达到这个速度,需要有短距离急加速。同时车辆的行驶轨迹为直接碰撞,发生事故时没有任何紧急避险行为。此外,勘查民警还发现,事故发生后,坐在驾驶位置的周某怀里还抱着一个抱枕,仿佛对撞击早有准备。诸多疑点让警方认定这绝不是一起单纯的交通事故,其中必有隐情。 死者遗物中发现高额保单
更加令人震惊的是,事故发生后,阎某家属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大量巨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单,总计保费高达2590万元。至此,锦州警方发现,种种疑点均指向死者阎某的丈夫周某。这会不会是一起杀妻骗保案件?事故发生后,因伤势过重周某一直住院治疗,期间做了8次大手术,这对侦查员获得口供造成极大困难。 警方调查中发现,周某早在2016年4月份起开始主动咨询办理保险业务,在没有明确固定收入的情况下,分别在六家保险公司购买了大量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年需交的保费金额达到约8.5万元。而所有关于阎某发生意外死亡的保单中,丈夫周某都是唯一受益人。警方还在调查周某购买保险之后的车辆行驶情况过程中发现,2017年9月19日晚,周某曾驾驶相同车辆在滨海公路发生一起单方责任事故,车辆撞在路边路灯杆,当时妻子阎某坐在副驾驶位置。事故后阎某受伤处于昏迷状态,被送至锦州市205医院救治。据当时的主治医师回忆, CT检查未发现颅脑损伤,却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故认为伤者状态与交通事故成伤不符。直至次日阎某苏醒,仍精神恍惚,神志不清,不愿意与医生交流,并于当日出院。妻子阎某虽然没有在事故中死亡,但周某通过保险获赔5.8万元。 丈夫网购迷药与尸体内成分相同
两年的追查中,办案民警一直没有放弃对死者体内两种可疑化学药品成分的追查,并发现周某于2017年10月16日以530元的价格通过其微信购买了一瓶迷药。这种迷药成分也是国家严格管制药物,常规药店不允许销售,因此周某才会通过微信找私人购买。这瓶来历特殊的迷药和死者阎某体内验出的两种化学药品存在什么关系呢?锦州警方追溯到当年销售给周某迷药的卖家,调查后得知其卖给周某的药品不是真正的迷药,而是其他药物冒充的假迷药。而这种假药成分与阎某尸检时发现的一致。同时警方前往广州对该卖家的进货渠道进行调查,证实当年的进货商已因假药被南京公安立案侦查。锦州办案民警又通过物流公司总部,查到了当年的物流信息,发现当年从货源地发往锦州其母亲家中的一条物流信息。至此,警方根据获得的大量证据证实,当年周某买到的假迷药,与死者阎某尸检中发现的成分吻合。 撞车事故确为丈夫精心策划 2021年3月,经过长达2年多的治疗,犯罪嫌疑人周某身体状况逐渐趋于稳定,警方决定对其变更强制措施为刑事拘留。据周某交代,自己是锦州本地人,妻子阎某是北京人,两人相识于北京。夫妻婚后没有固定收入,且挥霍无度。2016年至2017年,周某以融资、配资等形式投资股票,累计亏损约300万元;2017年至2018年间,周某又在多家小额贷款公司、借贷平台、银行贷款数额巨大。截至案发时,周某的债务总额约600万。 另据死者家属称,周某曾多次接到催债电话。警方通过2年多的调查,最终还原了当年撞车事故的真相。原来,事故发生前,周某把车停在路边,骗妻子服下了假迷药,随后妻子进入昏迷状态。确认妻子“睡熟”后,周某的心中开始倒计时,随即一场精心策划的撞车事故发生了。3月23日,锦州市公安局介绍,目前周某已经被当地检察机关依法逮捕,并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待周某的将是一场公正的审判。 网购迷药案件并非个例 上述案件中周某通过微信购买迷药试图迷晕妻子的情况不是个例,现实生活中部分不法分子将迷药视为作案工具辅助其实施犯罪行为 在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上百份迷奸案判决书中,被不法分子用于实施犯罪的迷药种类多达十余种,这些迷药虽名称不同,但其中所含的成分大多为三唑仑、氯硝西泮、氯硝安定、劳拉西泮等成分,个别迷药中甚至含有甲基苯丙胺(冰毒)。其中三唑仑属于我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收录的品种,其化学结构式中含有的“苯二氮卓”结构单元可使该类药物产生镇静、催眠等药理作用,其余药物成分药效与三唑仑大致相仿。一名从业近三十年的法医学专家介绍,三唑仑系快速导眠药物,起效快,半衰期短,具有很强的镇静作用,而氯硝西泮、劳拉西泮及氯硝安定虽然归类为抗癫痫药,但因镇静安眠作用很强,较之三唑仑起效较慢,但持续时间长,部分迷药中含有的甲基苯丙胺则主要起到致幻作用。“这些药物都对人体有副作用,尤其是含有甲基苯丙胺的迷药,一旦服食过量会危及生命。”法医学专家称,受害人在遭到侵害时若能及时察觉被诱骗服食迷药,前期可采用催吐方式自救,而迷药一旦被人体吸收,几乎没有自救可能,“大多数违法犯罪分子根本不懂药理,为顺利实施犯罪通常会加大剂量,很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